卅辐同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也;埏埴而为器,当其无,有埴器之用也;凿户牖,当其无,有室之用也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注:
卅,sà,三十。
辐,fú,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辋(wǎng)的一条条直棍儿。
毂,gǔ,车轮中心,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。
无,wú,与“用”相对应。将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所有的车、器、室等,交给基层的平民使用。例:圣人无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予人己愈多。天之道利而不害,人之道为而弗争。
天之道利而不害,天之道以自然为法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,保持着万物与整体在阴阳两方面之间的平衡与和谐。
埏,shān,用水和(huó)土;例:埏埴。
埴,zhí,黏土。
户,hù,一扇门,门;例:不出于户以知天下。
牖,yǒu,窗;例:不窥于牖以知天道。
有,yǒu,拥有,与“利”相对应。车、器、室等为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所有。例: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。
利,lì,可用来满足人自身物质或精神需求的产品。
用,yòng,效用,功用。
解:三十根辐条装入车毂做成车轮造出了车子,当其无才有车之用;用黏土做成各种器物放入窑中烧制成陶器,当其无才有埴器之用;宜居之地开凿出门和窗建成了房屋,当其无才有室之用。车子、陶器、房屋为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所有,车子、陶器、房屋能够为基层的平民使用。所以说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分析:
传统注疏将“当其无”、“无之以为用”理解为:车子、陶器、房屋所以有用是因为“空”。那么是否所有的器物用的都是“空”呢?显然不是。陶器和房屋用其“空”是事实,但辐条和车毂都用其“空”就明显牵强。
消除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与基层平民的对立,建立平衡和谐社会是原始道家的政治主张。
“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”:“有”是指所有,与“利”相对应;“无”是指使用,与“用”相对应。
“有之以为利”是指车子、陶器、房屋等为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所有,“无之以为用”是指车子、陶器、房屋等为基层的平民使用,这样就能构建“利”与“用”不争的平衡和谐社会。
图片
作者:曰静2017,姓丘,名平,江西铜鼓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